2014 年 02 月 10 日
爺爺說:「我一百歲了呢!」(含多扶爬梯機服務說明簡介)
爺爺驕傲地說:「我一百歲了呢!」
(含多扶爬梯機服務說明簡介)
by sintin
每回聽到服務人員回來分享服務過程的點滴,
我每次都說,「下次我也要跟去服務啦!」
雖然在公司接電話,聽著每位乘客的需求,
提供協助和安排也是件很快樂的事,
但是,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…
很多坐過多扶車子的乘客都知道多扶有台爬梯機,
是專門服務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的乘客。
每次在說明爬梯機的服務時,
家屬都會好奇或是覺得多扶怎麼會問這麼多問題?
例如:
樓梯的長寬?樓梯間有沒有鞋櫃or雜物?
乘客是否可坐著?腳是否可彎90度?…等一堆問題。
因為,使用爬梯機,除了多扶的服務人員要受過專業的訓練外,
使用的場所及乘客的狀況也都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,
這樣在操作的過程才會安全及順利,
也能讓所有客戶放心的把家人交給我們~
↑每位多扶同仁在學習操作爬梯機之前,都要親身乘坐過爬梯機,
才能夠明白乘坐者的感受,也才能更安全更貼心的服務乘客。
雖然我有坐過爬梯機,也知道怎麼操作,
但是還是想要親自跑一趟去觀摩及學習服務的流程。
所以挑了一天有爬梯機的行程,我就當小幫手出發囉。
很幸運的!第一次外出服務,就遇到黃爺爺~
為什麼說很幸運呢?因為黃爺爺已經一百歲囉~!!
第一次就遇到人瑞爺爺,我很有福氣~!!
更讓我感動的是..
爺爺因為年紀大,體力沒有那麼好了,所以大部份時間都在家休養。
這次出門,目的是為了去探望在台大住院中的老伴 ─ 黃奶奶,
這樣的感情真的好令人羨慕喔。
我們將爬梯機運到陽台,爺爺緩緩的坐上了爬梯機。
也因為爺爺本身很高大(以前是打籃球的好手喔),
剛好住家的樓梯算是較高陡的,
所以使用爬梯機時,就更要小心操作和注意爺爺的心情。
繫好安全帶,我們告訴爺爺..要準備下樓囉~
服務的過程,一位服務同仁在後面操作,我則走在前面陪爺爺並告知樓層…
本來爺爺還有點緊張的,但因為前後都有人陪著爺爺,
我感覺到爺爺漸漸也放鬆了心情,
一到樓下,爺爺就笑笑的對我們說:「謝謝。」
要移動到輪椅上時,爺爺是用較緩慢的速度在移動,
所以有一位鄰居阿姨也過來關心和問候,
爺爺慢慢的作最後的轉身,正當準備坐下來的時候,
突然有點驕傲也很開朗的跟鄰居阿姨及大家說:「我一百歲了!」
(真的是太可愛了)
一路上,爺爺並沒有在看窗外的街景,只是靜靜的坐著。
我問阿姨,爺爺認得這附近的路嗎?
阿姨說,應該不認得了,因為很久沒出門了!
但是一到台大醫院附近的圓環,爺爺就一直往窗外看,
阿姨說,這裡應該就認得了,因為以前有來過,且街景變動較少,
或者知道快到醫院了,所以才會一直往外觀看吧。
(因為快要可以看到黃奶奶囉~)
回程的時候,我們依約定時間去接爺爺…
雖然說看到奶奶非常開心,但這一趟出門對爺爺來說是很消耗體力的,
所以回家的路上,不時可以看到爺爺閉著眼睛休養,
阿姨也說,爺爺出來這一趟真的是很累,但是為了看奶奶,他願意。
再次使用爬梯機將爺爺送回到家門口,
爺爺進門前,又跟我們說了一聲謝謝。
我們兩位服務人員都很感動…
因為,爺爺在服務的過程中只說了三句話,有兩句就是跟我們說謝謝。
但是,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!
回程的路上,我們兩個服務人員就在車上聊著…
希望,下一次,我們能載著爺爺和阿姨,
去醫院一起接奶奶回家。^____________^
↑多扶目前使用的爬梯機
↑爬梯機用的是軍用履帶,前後用四個輪子輪流卡住樓梯,
讓乘坐者緩慢地在樓梯上,上升或下降。
爬梯機的使用過程:
1.請家人與服務人員一同協助乘客移坐到爬梯機上(採坐姿)。2.固定爬梯機上的寬版安全帶(共三條),分別固定於胸前,腹部及小腿處。
3.待一切檢查完畢,由多扶專業的服務人員操作,以面朝下的方式下樓。
(有些人因面朝下或是高度的關係會感到害怕,
但其實有三條寬板的安全帶做固定,是非常安全的喔!)
4.下樓後,一樣由家人與服務人員一同協助乘客移坐到輪椅上。
↑爬梯機很穩固,即使無人扶著也能穩穩地固定在樓梯上。
爬梯機的使用限制:
(一) 請先確認乘客的身體狀態,爬梯機乘客直接以坐姿(膝蓋需彎曲90度)來進行,
行進過程會有安全束縛帶於胸、腹及小腿三處安全固定的方式,
如果乘客(病人)是可以坐著的話,基本上使用爬梯機是沒問題的,
(但仍有以下的限制)。
在使用該設備時,乘客會產生些許的晃動與傾斜,
所以若是剛動完手術、骨折、身體有未癒合之傷口、
體重超過80公斤以上或是意識不清的乘客,較不建議使用該設備。
(二) 爬梯機運作的環境空間限制
另在使用爬梯機時,樓梯間(樓與樓之間的平坦轉折處),
必須要有一定的迴轉空間,若將樓梯間視為一個長方型,長邊必須大於150cm,短邊則須大於100cm,
如樓梯間不夠寬敞、或是有擺放鞋櫃等雜物的話,在使用上會有困難。
(三) 使用爬梯機的移位方式
在爬梯機進入到您家之後,
要將乘客從家中的坐位移到爬梯機,進行第一次移位;
以及到了一樓之後,要從爬梯機移到輪椅,進行第二次移位;
由於家人及看護最瞭解乘客的身體狀況,
因此兩次移位必需由乘客的家人或是看護來進行,
以確保乘客在移位時的安全與責任歸屬。